【承医师声】以解剖之道,育医学新人——付秀美的课程改革

时间:2025-09-10

编者按

金秋九月,我们即将迎来第41个教师节。教师如春雨,润物无声。他们以知识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以爱心之风,温暖我们成长的心灵。他们不仅是学业上的引路人,更是心灵的导师。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付秀美老师主持的《系统解剖学》课程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借此机会,我们有幸采访了付秀美老师,聆听她对该课程的感悟与思考。

破解畏难情绪,创新激发兴趣。“《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叩开医学殿堂大门的第一课,但其庞大的知识体系也常令学生望而生畏,常被学生视为一座难攀的‘知识高山’。如何破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成为付秀美老师及其团队教学改革的核心突破口。他们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以创新教学为刃,直击教学痛点,成功将一门传统的、知识繁杂的、高度依赖记忆的形态学课程,转变为一门激发学生医学兴趣以及赋能的‘启蒙金课’。”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原图)

付秀美谈道:“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告别机械记忆,我们构建了‘双驱四维’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从冗杂到清晰、从高强度记忆到理解应用的转变。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系统解剖学知识的理解,更帮助他们建立了临床思维和职业认同感。此外,解剖学教学的一大特色是每间教室都配有一位‘大体老师’,这是其他医学课程所不具备的。”从这些创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师们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更是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获得认定是肯定,更是新起点。“我原本未曾预料能获得国家一流课程的认定,”谈及此次荣誉,付秀美喜悦中带着谦逊,“这份认定既是对我们课程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个全新的开始。它带给我们的不是过去的功劳簿,而是面向未来的催化剂和指南针,激励我们以更强的热情与勇气持续推进教学创新。国家的认可,说明我们过去的方向是正确的,因此我们也更有信心和动力去深化教学改革。”未来,《系统解剖学》课程将朝“智慧课程”方向改革,引入虚拟仿真、AI助手等,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付秀美还强调,系统解剖学将加强与药理学、生理学、骨外科等课程的交叉融合,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础,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临床思维与人文情怀的优秀医学人才。

采访中,付秀美特别感谢国家教育部评审专家、学校学院领导以及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支持与协作,并借“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与大家共勉。她解释道:“要实现远大目标,需从近处做起;要登上高峰,须从山脚起步。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不必在意结果。”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来之不易,愿本次采访能为我校师生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发,助力教师坚定研究方向,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以热忱践行教育使命,以匠心雕琢课程品质。从课程改革的初心到具体实践,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到学生成长的见证,付秀美与她的团队始终以育人初心践行使命,以工匠精神打磨课程。这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将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学生的成长赋能,也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李子硕

编辑:党委宣传统战部 张喜子

审核:党委宣传统战部 周文娟


版权所有 承德医学院 冀ICP备0500279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206号
地址 :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安远路 邮编:067000
电话:0314-2291234 传真:0134-229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