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秋时节,我校喜迎八十华诞,一批批承医学子从校园走向行业一线,以专业本领诠释“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精神。值此校庆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优秀校友高洪波主任医师在核医学领域深耕不辍,成长为行业骨干。借此机会,我们专访了高洪波校友,聆听他从承医校园走向临床前沿的成长故事,感受“承医人”的初心与担当。
合欢记青春:承医时光筑牢初心根基。维也纳大学考古研究所前的合欢树,让高洪波的思绪瞬间穿越至2002年的承医老校区。解剖楼前的合欢浓荫,是他大学时光最鲜明的背景——在这里,他与同班同学结下相伴一生的缘分,粉白花瓣落满复习课本的画面,成为青春里最温柔的印记;在这里,他度过了勤工俭学的磨砺与备战考试的专注,校园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伴着合欢花香深植心底。
2025年4月高洪波于承德医学院广场留影
2007年从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高洪波与爱人各自奔赴深造之路,她考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研究生,他则继续深耕医学领域,如今两人并肩在北京核工业医院履职,分别专注于心内科与核医学专业。“家里常聊起承医的晨读、自习室的灯光,合欢树的香气就像时光的纽带,始终连接着我们与母校的过往。”老合欢树移栽未活的遗憾,在看到韩素华老师培育的新苗时化为欣慰,在他眼中,新合欢不仅是校园景观的延续,更是承医精神的传承,见证着一代代学子的成长与守望。
承医育英才:深耕医路练就过硬本领。大学期间的历练,为高洪波的职业发展铺就了坚实道路。担任班长、系学生会主席及校领导学生助理的经历,让他跳出纯粹的学生思维,在组织校园活动、协调师生事务中,练就了扎实的沟通协调与团队管理能力,而这些能力,成为他如今担任医院纪委委员、党总支副书记、核医学中心主任等多重职务的“底气”。
承医“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自习室一座难求”的浓厚学风,更塑造了他“终身学习”的信念。为攻克临床专业难点,他与同学在自习室推演病例至深夜,这份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肿瘤学专业硕士毕业,到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进修,再到2025年赴维也纳医科大学维也纳总医院访学,高洪波始终保持求知热情,在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核医学诊疗领域持续深耕,尤其在罕见病嗜铬细胞瘤131I-MIBG诊治、神经内分泌肿瘤PRRT治疗等细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多年来,他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4篇,以临床与科研的双重突破,践行着承医人“精术”的追求。
仁心反哺情:以己之力续写承医荣光。“走出承医校门,我们就是母校的名片。”这是高洪波始终铭记的信念。作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他在临床工作中坚守“医者仁心”,以精准诊疗服务患者;在学术领域,他担任多个国家级、市级学术任职及杂志编委,积极推广核医学规范化诊疗;在科室建设中,他带领核医学中心成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素治疗推进示范科室、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实习基地,用实际行动为承医争光。
恰逢母校八十华诞,虽未能亲临现场,高洪波仍以撰文方式送上祝福,更心系学弟学妹的成长。他寄语临床医学专业学子:“医学之路没有捷径,唯有打牢基础、坚守热爱、敬畏生命,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对于反哺母校,高洪波始终积极践行——他主动与承德医学院校长沟通交流,深入探讨核医学专业发展前景,在他看来,母校的专业基础扎实、育人底蕴深厚,在核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巨大潜力,未来也将持续关注母校建设,以自身积累为母校相关专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从合欢树下的青涩学子,到医界深耕的行业骨干,高洪波的成长轨迹,始终印刻着承医的精神烙印。以合欢为记,铭记青春岁月;以仁心为魂,践行医者使命;以反哺为责,续写母校荣光,他用二十余年的坚守与奋进,成为“承医人”最生动的写照。
高洪波主任医师投稿原文链接:合欢花开处,相思满南枝
作者:记者站 张乘阁 成佳梦
编辑:党委宣传统战部 张喜子
审核:党委宣传统战部 周文娟